期刊简介
本刊综述国内外最新生理科学研究动态及进展;报道有价值的实验结果和先进的实验方法;介绍医学教学的经验方法;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评价新药在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四川省生理科学会
出版部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38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6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四川省生理科学会
- 国际刊号:1671-3885
- 国内刊号:51-1160/R
- 出版周期:季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本刊综述国内外最新生理科学研究动态及进展;报道有价值的实验结果和先进的实验方法;介绍医学教学的经验方法;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评价新药在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投稿前最好先阅读本刊,以便对本刊有基本的了解。尤其要注意以下问题。
1 作者和单位的中英文名字、所在地、邮编分别列于中英文题目之下,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是系统内认可的、符合规范的。
2个人署名作者在2人(含2人)以上以及集体作者,应指定一位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应有简短的中英文自传:姓名、性别、学位、职称、主攻研究方向,放在文稿第一页的左下方。副高职称以上的作者应有亲笔签名。
3 受资助的情况(资助单位、项目名称、合同号)用中英文分别列于文稿左下方。
4 所有稿件都应有中英文摘要。一般科技论文的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作者应能使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就能掌握该文的主要内容或数据。为便于国际读者检索并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英文摘要应比中文摘要更详细。
5 每篇文章应标注中英文关键词各3~8个。
6 缩略语、简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清楚外,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写出全称并注明以下所用的简称。如新术语尚无合适的中文术语译名可使用原文或译名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7 用于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8 研究对象为人时,需注明试验组、对照组受试者的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研究对象为试验动物时需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9 药品、试剂使用化学名,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位和生产时间。
10 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范围。
11 图和表格与文字的内容不要重复,图、表应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就能理解图意、表意。图题和表题均应中英文对照。
12所引的参考文献应仅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未公开发表或在非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著作如确有必要引用,可用圆括号插入正文或在当页地脚加注释说明。原文作者若不超过3人应将作者姓名依次列出,中间用“,”隔开,3位以上作者则列出前3位,逗号后加“等”。
13.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许可。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修改,务请在来稿中注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影响因子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发文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333例输卵管妊娠破裂病人的抢救及护理
目的:对333例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的抢救措施经验总结.方法:根据预诊,判断,心理护理,抢救措施并严密监测生命体证变化等.结果:体内抢救成功率为100%,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输卵管妊娠破裂病人的抢救及护理是成功的.......
作者:肖梦梨;李源;王海萍;黄涛 刊期: 2004- 02
-
经导管对称型和偏心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对心脏电生理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对称性和偏心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外文数据库,纳入相关对照研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软件RevMan5.0.0进行Meta分析.结果:4篇文献纳入分析,均为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称型封堵器安放成功率优、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严重心率失常、术后Ⅲ°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术后完全......
作者:李一飞;方婕;魏明天;唐浩文;余佳耘;邹婷;周刚强 刊期: 2011- 03
-
葛根素注射液对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的89例颈椎病急性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进行颈椎牵引、局部按摩等基础理疗,治疗组在理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高于对照组76.8%(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治疗颈椎病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赵桂昌;李才锐 刊期: 2009- 01
-
糖皮质激素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炎药物,其机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ceptor,GR)分子克隆和测序成功后,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就GC抗炎机理综述如下:......
作者:熊玉霞;肖顺汉 刊期: 2000- 03
-
维生素A与消化道粘膜免疫
维生素A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免疫系统的各个部分都受到维生素A的影响,关于维生素A与免疫的关系的探讨近年来也有了很大的进展.研究表明维生素A对粘膜免疫系统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就维生素A对消化道粘膜免疫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郑波婧;刘胜兵 刊期: 2011- 01
-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手术后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术后化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化疗期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QOL)、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漪文 刊期: 2017- 04
-
益生元对婴儿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生元GOS/lcFOS对婴儿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健康足月儿140例,分别接受含有与不合有GOS/lcFOS的标准配方奶,观察他们在实验结束时的生长情况及大便特征,以及试验第四周时大便菌群的情况.结果:婴儿对GOS/lcFOS有良好的耐受性,试验组与对照组婴儿的生长情况相近,试验组大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31),并且前者的大便比后者的软.试验组大便梭菌属明显少于对照组(P=......
作者:谢晓平;曾继凤;徐开渝;万朝敏 刊期: 2011- 04
-
GSH口服对小鼠耐缺氧能力和大鼠脑内GSH、LPO、SOD及单胺类递质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口服还原型谷光甘肽(reducedgluathione,GSH)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对神经中枢单胺类递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肠道的吸收机制.方法:观察口服GSH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并测定大鼠皮层、下丘脑、纹状体、海马及脑干五个脑区的GSH水平、SOD活性、LPO含量和单胺类递质的变化,以及γ-谷胺酰转肽酶抑制剂(Acivicin)预处理大鼠口服GSH后五个脑区的GSH水平变化.结果......
作者:徐道华;石京山;黄燮南;孙安盛 刊期: 1999- 04
-
大鼠生殖道炎症动物模型的构建
目的:构建苯酚胶浆致大鼠阴道及宫颈炎动物模型.方法:切除双侧大白鼠卵巢,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氢化可的松,造成假动情期和全身免疫功能低下,然后每鼠阴道内注入苯酚胶浆0.1ml,隔天一次共3次,每天观察并记录外阴变化,术后第15d称重后眼球取血以显微镜计数法测定白细胞总数,断颈处死取阴道及宫颈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大鼠阴道口红肿、有的有脓性物流出;宫颈肥大,阴道及宫颈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或脱落,形成溃疡......
作者:赵媛;周新娥;石艳娥;王伯瑶;黄宁 刊期: 2007- 01
-
钙吸收机制及影响因素
钙不仅是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并保持其坚固所必需的建筑材料,而且也是维持和调节神经、肌肉、血液、细胞膜以及多种酶活性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元素.我国居民中每日钙摄入量不到RDA的50%.本文就钙吸收机制及影响因素作一简单概括.......
作者:姚高琼;周远大 刊期: 2004- 04
动态资讯More >
- 1 AW2镇痛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 2 抗菌蛋白葛栳纱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研究
- 3 器官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生物医学应用
- 4 护理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 5 地方医学院校全面推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师培养计划”?
- 6 紫苏叶的现代药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 7 抗菌药物安全性评价
- 8 临床用药中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 9 如何编写高质量的基础医学案例——以药理学为例
- 10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研究现状
- 11 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现状
- 12 纤维粘连蛋白的病理生理
- 13 以Tau蛋白为靶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发展
- 14 普鲁托品对豚鼠离体心房生理特性的影响
- 15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内多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 16 茴拉西坦及其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 17 妊娠妇女ABO血型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 18 大豆异黄酮的药理功效研究进展
- 19 补经合剂对初老大鼠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20 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实验工作中的作用